高速公路运营服务信息交互平台、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高速公路运营服务工作委员会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观点|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应急管理水平,专家建议这样做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3-18 09:53来源:中国交通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交通运输行业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领域,关系到人民群众福祉、国家经济前景和社会生活质量,建议扎实推动“四个拓展”,更好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从事中事后监管向事前预警防范拓展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全国相当一部分公路和铁路基础设施至少面临一种自然灾害,相比在灾害发生时部署紧急反应举措,做好自然灾害预警以及交通应急预案具有更大效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安全风险防范和控制为重点,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养护的同时,更加注重交通运输行业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强运行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基础设施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推动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由隐患管理向风险和系统管理转变,从事中事后向事前与全局转变提升。



从单一运输方式管理向一体化综合管控拓展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正加快建立,但部门分割、职能分散、多头管理问题仍较为突出。受其影响,各种运输方式在发展过程中也往往更多考虑自身安全性,忽略了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在遭受外部干扰时难以发挥区域交通系统的互补性。从我国历次严重自然灾害时的交通应急反应来看,普遍存在公路管理部门、其他运输方式管理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以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间联动协调不足的情况。在公路瘫痪后,由于难以快速进行抢修以及利用其他运输方式进行互补,应急救援物资供给难度较大。


当前,国家加快推动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编制工作,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向综合立体、结构优化、资源集约、衔接高效、互联互通方向发展,应趁机推动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管控,确保交通运输体系在全天候情况下均有较好的系统安全性,防范好系统风险和区域风险,提升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韧性。



从基础设施应急管理向信息安全管理拓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网约车、无人驾驶、共享汽车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交通运输运营管理呈现出“实时需求感知、实时供给优化、资源实时共享、中央控制与分布式服务”等特征,同时也带来了移动通信、车(船)载网络、控制系统、司乘信息等信息安全风险源,正逐渐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应急管控的新重点。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积极评估新技术应用对行业安全的影响,建立完善交通运输信息的获取与使用制度,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等方面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机制,在实现信息价值作用最大化的同时,提升各运输方式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从行业应急管理向更广范围统筹拓展


当前,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以安全风险为管理对象,通过在各运输方式、各层级、各环节建立起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系统性管理流程,实现对各类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的可防可控。未来积极响应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应进一步由交通运输部门主管向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转变和提升。


一是主导建立交通运输环境风险时空大数据平台。考虑到交通基础设施对环境的依赖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做好行业应急管理的同时,可在政府组织协调下,联合气象、自然资源、水利以及地震等部门搭建交通运输环境风险时空大数据平台,建立风、雨、雪等灾害实时预警和监控体系,实现对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面临风险概率与强度的量化评估。


二是推动形成部门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救援体系。以综合治理为导向,在应急事件事中事后管理中,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强化与防灾、武警、民政等部门及地方政府合作,推动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及地方政府资源共享,推进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以及借助民间救援力量,积极建立多部门联动、多方式协同、平战结合的交通运输应急救援体系。


三是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重点打造交通生命线服务能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交通运输部统筹管控下,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物资、畜禽等生活物资以及电煤、液化石油气等重要生产物资的正常运输。建议基于此次疫情影响,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等部门,进一步完善疫情期间交通运输运转防控机制,建立交通运输行业疫情防护标准,提升疫情追溯能力,完善国家应急运输物流体系,强化交通运输应急救援储备中心公共卫生功能,充分发挥服务区、物流园区等监测、防护、中转作用,更好地保障重大疫情期间的生产生活要素供给。


四是切实落实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升级。加强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信用管理,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库。重视交通运输事故事后处理,实行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隐患的问责追责机制,研究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追溯制度。


五是宣传推广交通运输安全文化。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社会交通运输安全意识,营造交通安全文化。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月”“应急管理示范”等宣传活动,及时收集安全生产事故舆情,引导社会公众了解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培养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作者: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交通经济研究中心 杨超 张晓光


运营维护  北京海德信达文化发展中心
通信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金融街(长安)中心E座  邮编 100043
声明:本网转载文章内容均来自于公开渠道,仅供交流学习,文章只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