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运营服务信息交互平台、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高速公路运营服务工作委员会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许仁安: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 着力打造重庆-成都双核多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6-24 09:28来源:交通运输部

主题: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着力打造重庆-成都双核多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时间:2020年06月22日上午 09:30

嘉宾:重庆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
许仁安

简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将先行。为此,两地交通部门积极谋划,加快推动出渝出川重大通道建设,补齐基础设施领域短板,构建“多向辐射、立体互联、一体高效”的现代化成渝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体系,打造重庆-成都双核多层、内陆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争取建成独具双城特色的交通强国建设先行示范区。




【主持人】今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唱好“双城记”,这是继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发挥“三个作用”重要指示后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重庆既是重大机遇、更是重大责任。首先想请问许局长,重庆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发展的具体思路是怎样的?

【许仁安】重庆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发展,是按照“统一谋划,一体衔接,互联互通,协同管理,共治共享“的思路,坚持交通一体化发展,一盘棋谋划。

到2025年,基本形成“多向辐射、立体互联、一体高效”的现代化成渝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体系。

从总体布局和建设目标来说,我们两地将重点打造一流的国际多式联运集散体系,一流的国际航空集群体系,一流的铁路枢纽体系,一流的航运体系“四个一流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成渝双核超大城市之间1小时通达、成渝两地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成渝双核至周边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成渝地区相邻城市1小时通达4个“1小时交通圈”。初步实现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运输服务体系“一体化”、交通治理体系“一体化”3个“一体化”。

到2035年,构建“面向全球、辐射全国、引领西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供需能力精准匹配、服务品质一流、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为西部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主持人】沿着这样的思路,实现这样的目标,咱们两地间目前的交通建设发展现状如何?

【许仁安】从成渝地区省际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来说,铁路方面,我们两地基本形成“两枢纽十七干线”的铁路网络,重庆与四川衔接的铁路通道有6个,其中高铁通道1个,普速铁路通道5个。高速公路方面,重庆与四川已建成成渝、渝蓉、渝遂等12个省际通道,永川至泸州、大足至内江、合川至安岳、渝广支线正在建设。水路方面,成渝两地水运间有长江、嘉陵江、涪江和渠江等航道互相连通,嘉陵江流域已建成草街枢纽、潼南枢纽,在建利泽枢纽、双江枢纽。航空方面,重庆江北机场、成都双流机场、天府机场等枢纽机场格局初步形成,重庆江北机场开通航线总数366条,其中国内航线271条,国际及地区航线95条。

这是两地省际间的交通情况。另一方面,当前成渝地区对外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成果也是可圈可点的。比如说,我们以成渝地区为中心,初步形成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全力推进成渝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交通物流发展。

【主持人】请您具体来给大家讲讲这四个方向的大通道是怎样一个布局?

【许仁安】东向通道方面,主要由长江黄金水道,渝怀、襄渝铁路,以及G42沪蓉高速、G50沪渝高速等国家高速公路共同组成,水路、公路为该通道的主要运输方式。这一通道主要承担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流以及外贸物资运输任务,开行重庆至上海外贸集装箱“五定”快班轮船,依托长江经济带,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联通全球。

西向通道方面,主要由兰渝、宝成铁路,G75兰海高速共同组成,铁路、公路为该通道主要运输方式。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个口岸出境,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串联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

南向通道方面,主要由南昆、渝怀等铁路,G80广昆高速、G75兰海高速、G65包茂高速等共同组成,铁路、公路为该通道的主要运输方式。这一通道主要串联广东、广西和海南等沿线省市,联通珠三角、北部湾地区,以海运串联新加坡、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国际物流通道,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中国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国际物流通道。

北向通道方面,主要由兰渝、襄渝铁路,G65包茂高速、G5京昆高速等高速公路共同组成,铁路、公路为该通道的主要运输方式。这一通道主要是承担与陕西、河南、北京等省市间的物资流通,串联起环渤海地区、东三省和欧亚大陆桥区域,积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

【主持人】成渝两地交通的“内畅外联”已具备良好条件,那是否还存在短板及问题呢?

【许仁安】目前是存在一定短板的。铁路方面,物流大通道建设不足,缺少出渝高铁大通道。成渝城市群之间的城际铁路互联互通不够,城市之间相互快捷联系还不足。高速公路方面,重庆与周边省份的出口通道均有待完善,特别是南向至贵州、东向至湖南湖北的对外通道偏少,北向与陕西的直接联系通道尚在建设中。高速公路与主城都市区内快速路衔接不顺畅,部分区县城区高速公路出入口连接道路通行能力不足,高峰时段交通通行压力较大。地方公路方面,重庆、四川部分国省干线、快速通道项目建设标准和时序存在不一致,不利于联动发展。民航方面,重庆民航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滞后于发展需要,无法满足远期需求。水运方面,航道网络衔接不畅。嘉陵江、涪江航运枢纽尚未完全建成,航道通航标准不一致,干支联动效应尚未形成。港口布局层次不清,成渝地区港口同质化竞争明显,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

【主持人】现在已经进入全力推动成渝地区交通协同发展阶段,想请问许局长,重庆交通下一步的具体行动方案将是怎样的?

【许仁安】未来,川渝两地交通部门将围绕“四个一流体系”建设,按照“统一谋划,一体衔接,互联互通,协同管理,共治共享”思路,紧扣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坚持交通一体化发展、一盘棋谋划,共同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内外联通水平;共同加快推进铁路干线网建设,加快省际公路网建设,推动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分工协作发展,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同时,着力构建内畅外通、双核一体的“1小时交通圈”,努力实现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现代治理体系一体化。

首先是加强规划方案协作。目前,重庆、四川坚持战略思维、全局思维、系统思维,已联合委托国家部委权威机构一体化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编制,共同积极争取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纳入《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从国家层面高位推动规划实施。此外,我们双方共同制定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紧紧抓住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和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重大契机,共同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将试点工程和近期实施重大交通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等相关规划落地实施,支持建设成渝中线高铁等一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标志性、引领性的交通项目。

【主持人】在加强通道建设方面,重庆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许仁安】在加强通道建设协作方面,重庆的主要思路包括加快高铁大通道建设,缩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全国主要城市群、经济区的时空距离,形成“畅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高铁通道体系;构筑互联互通公路交通网,加密成渝地区高速公路网络,加快实施射线高速公路扩能工程,共同争取更多高速公路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规划,争取国家资金政策支持,协同推进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建设;构建“双核四大”国际航空枢纽体系,加快建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推动重庆第二机场纳入国家规划并力争在“十四五”期开工建设,提升成渝两地国际化航空服务水平,助推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建设。

我们还共同推进高等级航道建设,重点围绕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级航道网络,争取国家尽快开工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加快实施长江干线朝天门至涪陵河段4.5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争取将宜宾至重庆段航道“三升二”工程、嘉陵江井口枢纽等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加快推进嘉陵江利泽、涪江双江、渠江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差异化推进港口布局,加快形成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的国际化港口群,重点推进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型港口深度融合。

【主持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规划统筹是顶层设计,通道建设是战略要地,如何加强协同推进、确保规划落地是关键之举。请问许局长,重庆还有哪些思路?

【许仁安】是的。好的规划、好的思路、好的项目,必定很重要。关键是如何抓落实,我们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还要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推动运输服务体系一体化。

第一个方面,我们双方还确定要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统筹协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交通共谋共建等合作事宜,协调解决干线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航道等跨区域重大项目规划和建设等问题。协调两地城市间建立交通建设沟通交流机制,加快推进重大交通项目进程,共同向国家争取重大项目、政策和资金支持。

第二个方面,我们需要推动运输服务体系一体化。双方将基于成渝两地科创和交通运输产业优势,形成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现代客运系统,以信息化为引领、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物流体系。推动交通治理体系“一体化”,实现区域交通治理的管理机制、法规政策、标准规范、规划、创新、政务“六个协同一致”。


运营维护  北京海德信达文化发展中心
通信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金融街(长安)中心E座  邮编 100043
声明:本网转载文章内容均来自于公开渠道,仅供交流学习,文章只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