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运营服务信息交互平台、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高速公路运营服务工作委员会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唯一!江苏交控荣获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10-21 09:02来源:江苏交通控股党建

2020年,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继获得“中国社会责任领袖型企业奖”“第五届‘江苏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企业”、2020年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先进集体奖、“苏青益筹”公益行动“爱心奉献”集体、2019年江苏扶贫济困突出贡献奖之后,再获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是获评的22个集体中唯一的省属企业。


1.jpg


长期以来,江苏交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扶贫工作要求和部署,对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聚焦大交通主业,构筑“快行慢享”的综合一体化交通运营管理体系,践行“通达美好未来”的社会责任,推行“党建引领+民生提质+文化赋能+产业振兴”的“四位一体”精准帮扶模式,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精彩的交控答卷。2002年以来,先后对口帮扶连云港灌云、灌南县所辖的10个经济薄弱村,实现了村民人均年收入最高达7200元,村集体年收入最高达40万元,远超省定脱贫标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持续攀升。


2.jpg


按照党建领航、民生保障、文化牵引、产业拉动的思路,在对口帮扶点上探索和推行“四位一体”精准帮扶模式,依托企业引导带动,充分发挥村企党组织的政治和领导核心作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乡村软、硬件提档升级,产业教育双管齐下,让低收入村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党建引领,建机制强保障


3.jpg


4.jpg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以“党建+扶贫”为切入点,建立帮扶工作机制,每年开展2次专题调研,年初专题研究部署帮扶工作,坚持“四有四落实”原则,理顺扶贫工作政策关系,整合各界帮扶力量,统筹内外帮扶资源,推动扶贫工作精准落地。

二是干部配备到位。依托“五方挂钩”帮扶机制,建立帮扶干部管理机制,每届2名帮扶干部挂职村“第一书记”,专职驻村帮扶,建强战斗堡垒,实施百项帮扶项目,11人次被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省扶贫办评为“优秀帮扶队员”。

三是资金配套到位。2002年以来,在扶贫及社会公益上直接投入资金上亿元,其中,对口帮扶资金近7500万元,以5%左右的增幅逐年递增;2012年以来,多方筹集资金近8400万元,每年及时超额完成省扶贫办后方单位资金投入任务。

四是基础配建到位。累计投入440余万元,新建党群服务中心,配建村民活动广场、社戏舞台等文化设施,增设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馆、村民文化长廊、文化广场,宣讲政策、宣传人文、传播知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力量。


民生提质,建硬件强服务


5.jpg


6.jpg


一是升级硬件。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助力南房新型社区建设,新建房屋804套;筹资945余万元,新建和拓修村民户前道路18.5公里,主干道架设太阳能路灯374盏,改建厕所840余座,整治灌溉渠、沟溏22.8公里,栽植绿植,全面升级硬件设施,打造幸福宜居的美丽乡村。

二是帮扶济困。走村入户联系群众,慰问重大疾病或家庭经济极为困难的村民,发放物资20余万元,帮助解决生活问题。持续开展“慈善一日捐、济困送温暖”“精准扶贫、慈善一日捐”“传承五四薪火、奉献青春热血”“戎耀今生”关爱工程等活动,向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捐款1000余万元,救助贫困群众,助力贫困地区迈进全面小康。

三是送医下乡。多方协调、整合资源,实施送医下乡服务项目,捐赠价值近百万元医疗设备,联系三甲医院,持续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接诊村民3600人次,免费发放9万余元常用药品,切实关爱村民健康,为村民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文化赋能,建信心强本领


7.jpg


8.jpg


一是增强村民致富底气。举办返乡人员专场招聘会、培训班,覆盖400余人次,吸引村民返乡就业创业;举办水稻种植技术培训,从亩产1300斤增长至1450斤;开展“许圩好人”评比活动,选树脱贫致富村民典型,举办“热爱灌南、奉献家乡”“精准扶贫结硕果、携手致富奔小康”主题文体活动,进一步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二是提升干部服务能力。与高速站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实施班子联建、党员联管、实事联办、发展联促、阵地联享,提升基层组织建设能力;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沙家浜革命烈士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带领村干部到华西村、蒋巷村等学习新农村发展经验,增强为民服务能力。

三是助力乡村教育圆梦。捐助446万元,设立“滴水•筑梦”扶贫助学工程专项基金、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冠名基金、“精准扶贫、助学圆梦”专项基金,支持贫困乡村修建校园优化办学环境,连续五年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高中、大学学业,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教育。依托结对共建机制,签订帮扶助学协议,筹集万元善款救助肌肉萎缩症等病困儿童,累计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乡村支教、文体等活动60余场次。


产业振兴,建新路强发展


10.jpg


一是走产业帮扶新路。累计筹资近5000万元发展乡村产业,流转约7000亩土地,实施中小企业园厂房、无公害稻米加工中心、观光田园、光伏电站等项目,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320万元;出资235万元实施老轮船码头改建、德康智慧养猪产业一体化、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等项目,闯出了一条群众增收、村集体增益、企业增效、产业增强“一举四得”的产业帮扶新路子。

二是走销售渠道新路。发挥高速行业优势,探索“扶贫+服务区”模式,架起贫困地区和广阔市场的桥梁,在全省高速公路沿线自营服务区设置扶贫产品专区,专销扶贫产品;推行“扶贫+旅游”模式,2019年,宁靖盐高速溱湖服务区试点代销景区门票近2万元,消费引流万人,农产品、文创产品销售额达80万元;依托“农优聚”乡村振兴项目,推行“扶贫+电商”模式,以灌南县颐高电子商务创业园和两岸青年创业园为平台,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三是走消费扶贫新路。在向省对口帮扶的东西部贫困地区定向捐款200万元的同时,鼓励基层单位及职工参与扶贫开发,结合后勤服务、服务区及线上平台经营、工会福利等需求,支持516万余元采购秭归脐橙、咸阳苹果、西藏矿泉水等扶贫产品,用消费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四是走乡村振兴新路。全力做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组织24家单位开展“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城乡结对、文明共建”行动,对接省内23个乡村,发挥“交通+”产业优势,努力寻找村企合作的最佳结合点,探索建立“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运营模式,陆续与对接村签订联建协议,明确33个联建项目,预计投入资金上亿元,促进企村资源供给互补、联合发展。

运营维护  北京海德信达文化发展中心
通信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金融街(长安)中心E座  邮编 100043
声明:本网转载文章内容均来自于公开渠道,仅供交流学习,文章只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