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水消防各部位运行正常,未受台风影响!”7月28日,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湖州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用隧道水消防综合监测系统对S43杭州绕城西复线长城坞隧道内水消防设施进行检测。该系统应用属省内首创,自投入使用以来,给隧道水消防设施检测带来了极大便利。
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的安全运营管理备受关注。湖州管理中心强化科技赋能,引入各项数字化系统,提升隧道安全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构建坚固的数字屏障,为司乘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通行环境。
向“速”而动,预警更及时
“紧急停车带内请勿停车,请尽快驶离!”日前,一小车因故障抛锚停在了S43杭州绕城西复线长城坞隧道紧急停车带内,随即黄闪诱导标亮起、后方信息屏显示“停车带有车”,提醒后方车辆注意避让。与此同时,隧道站工作人员迅速前往现场救援。
隧道停车带预警诱导系统启动预警 吴世强摄
据不完全统计,隧道内的交通事故,与紧急停车带相关的占比超80%,为攻克这一难题,湖州管理中心将紧急停车带智慧预警诱导、隧道事件检测等数字化系统与常规“人巡+车巡”相结合,利用视频监控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全天候、无死角监测隧道运行状态,极大缩短反应时间,为快速采取应急救援措施、保障隧道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持。据统计,数字化预警系统应用以来,平均每月可主动发现隧道内异常停车事件40余起,通行效率得到提升。
向“智”而进,管理更高效
如果说隧道事件检测系统是局部的“预警哨兵”,那么智慧隧道综合管控平台就相当于隧道的大脑中枢,它集成了隧道内所有关键子系统的监控与管理,确保隧道运营的平稳顺畅。
智慧隧道综合管控平台界面
智慧隧道综合管控平台融合了交通控制、通风控制、火灾消防、紧急电话广播、二次管控等多项模块,机电、保畅、安全等信息得以集中统一管理,隧道管理脉络真正打通,数字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该系统应用以来,各类隧道异常事件可在3分钟之内被精准发现,并实现隧道卡口,同步开启情报板、交通诱导灯警示和隧道广播循环提醒,进一步提高隧道突发事件的远程控制和应急处置效率,有力保障司乘隧道行车的安全畅通。
向“绿”而行,运营更低碳
为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对隧道内能源使用、环境参数及交通流量的精细化监测与优化调控,有效降低碳排放。在G50申苏浙皖弁山隧道,针对传统照明设备长时间运行后容易出现的开关时间不准确、无法快速适应各类天气突变等情况,量身定制智能化调光方案和系统,采用分区过渡调光方式,让驾驶员能够顺利适应隧道进出口的明暗变化。此外,该系统还能够根据环境光照和车流量信息自动调节照度值,确保行车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节约能耗。该设备投入使用以来,每月可节省电费10%以上。
工作人员检查隧道储能电站 吴世强摄
除了设备的升级焕新,湖州管理中心还积极开展隧道储能建设测试,利用智能化储能系统和峰谷电价,不仅降低了8%左右的能耗,还实现了经济效益,践行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隧道管理人员后台监测隧道运行情况 陈忠良摄
接下来,湖州管理中心将继续致力于隧道安全管控升级,让隧道的安全体系更完善,让公众的美好出行插上数智之翼。(来源: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湖州管理中心 作者:吴世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