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速公路网规模日益扩大,重大事故、极端天气以及自然灾害等带来的安全隐患愈发凸显。浙江省相关企业基于多年在智慧高速领域的技术与实践成果,积极响应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核心目标,锚定转型升级中路网监测预警、干线主动管控等核心应用场景,坚持“三主动+闭环管理”核心理念,构建从事件发现、判别、预警到信息发布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实现AI检测、秒级响应以及多方信息发布,助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智慧化与数字化。
“三主动+闭环管理”解决方案
当前,高速公路在事件应急监测及处置方面仍面临以下难题:一是监测空窗期问题突出,依赖人工巡查和视频监测,周期长、覆盖有限,局部传感器布设不足,未形成体系化监测,实时性较弱;二是信息发布与触达不及时,应急事件、管控措施等信息难以及时触达出行人群,传统发布渠道覆盖和时效不足,影响交通管控效果;三是多部门协同仍需优化,路公司、路政、交警、消防、医疗等多方联动不够顺畅,跨区域、跨行业的应急协同仍需优化。
自201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清障施救标准化及智慧高速建设以来,通过沪杭甬、杭州绕城西复线、杭宁、杭绍甬等智慧高速实践,逐渐形成了“三主动+闭环管理”智慧化应急处置解决方案,初步实现了事件应急处置全链条智能化,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全天候AI监测,高精度事件发现
开发“之江慧眼”事件检测系统,基于视频AI分析的全天候事件检测,通过海量样本训练与深度学习模型,精准识别交通异常(停车、行人、逆行、抛洒物等)和灾害灾毁风险(塌方、垮塌、塌陷等),事件检测的平均漏报率小于1%、误报率小于2%,平均检测时间5秒,有效满足业务实际使用需求,支撑业务流程再造。
秒级信息响应,一体协同施救
在快速发现异常事件的基础上,系统能够自动关联实时交通信息,30秒内自动生成管控策略和应急预案,形成分级分段的联动控制,并由业务人员一键发布,确保从发现到处置的每一步都有可追踪、可回溯的闭环管理机制。
“之江慧眼”事件检测系统示例
与此同时,系统通过施救在线平台联动交警、消防、医疗等一路多方,实现“一键推送、同步救援”。重大事件发生时,系统可根据处置需要将具体位置、现场照片、推荐路线等一键推送给协同单位,各方同步救援进展,最大限度地提升应急处置效率。事件报警信息触达各方的间隔时间不高于30秒,救援到场时间缩短14.7%。
施救在线平台
标准化指令流转,多样化服务渠道
“之江智联”信息服务平台接收管控指令,通过情报板、定向广播、无人机等路侧设备,以及ETC、重点车辆车载终端、智在行APP、导航等移动终端实现信息发布的秒级响应与广泛触达。平台事务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通过ETC系统传达到车载OBU响应时间不高于10秒。
“之江智联”多样化信息服务渠道
情报板信息发布
定向广播信息发布、APP导航信息发布
其中,无人机作为第一时间到场的干预力量,已实现系统联动、自主起飞、现场喊话、后方预警、自动返航等自动化应急处置功能,平均3分钟到达施救现场,有效降低了二次事故发生的风险,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高速主线无人机自动起飞前往车辆抛锚点预警
应用实践
“三主动+闭环管理”智慧化应急处置解决方案已经在浙江沪杭甬下辖的沪杭甬、杭宁、杭绍甬等高速公路上进行示范应用,覆盖里程超400公里。其中,沪杭甬高速2024年百万车公里事故数、伤亡人数和3公里以上拥堵缓行时长等关键指标同比分别下降28.63%、50.00%和93.18%,系统应用成效初显。
接下来,浙江省在以上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整体解决方案,为全省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与示范引领,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的同时,全面提升浙江省高速公路网的运行效率、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
来源:“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