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运营服务信息交互平台、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高速公路运营服务工作委员会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浙江沪杭甬高速以数字化新技术提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11-11 09:36作者:徐可璐来源:新华网

近日,浙江省交通集团浙江沪杭甬高速首届“科技创新月”活动拉开序幕。以“科技提升效能,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策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主题活动,掀起一波科技创新热潮。今年以来,浙江沪杭甬高速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通过数字技术助力运营管理模式迭代升级,进一步提高服务司乘能力和企业管理效能。

1.png

交通智能时间管控系统动态可变信息情报板。

主动发现,堵点治理有实招

不久前,由浙江沪杭甬高速创新研发的交通事件智能管控预警一体化系统在申嘉湖杭高速练市枢纽、杭宁高速南庄兜枢纽安装应用。当天下午,一小轿车因抛锚停在练杭高速苏向K001+320位置,系统自动识别抛锚车辆信息后立即联动路侧爆闪灯交替闪烁,通过喇叭告警,并在后方情报板显示预警信息。同时,系统将异常事件数据同步传送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到异常事件提醒后立即调集附近救援力量前往处置,及时撤离抛锚车辆,避免了二次事故发生。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已协助湖州管理中心检测到违规停车事件350起左右,拥堵事件40起左右,有效确保现场快速处置、司乘快速通行。

除堵点疏导治理外,公司还着力探索提升车道通行效率。今年9月,甬舟高速舟山西收费站主线自由流收费系统正式启动试运行。该系统通过在收费站前方主线设置ETC龙门架,提前建立无障碍ETC交易“大通道”,实现对ETC车辆的提前交易。主线自由流收费系统的上线使用,使交易时间缩短2倍,通行效率提升50%,并在国庆期间有效缓解了舟山西收费站的通行压力。

2.jpg

ETC自由流。

实时监测,边坡预警出妙招

浙江沪杭甬高速管养路段共有高边坡977座,受地质变化、极端气候、构造物裂化等复杂因素影响,边坡地质灾害时有发生,道路安全备受考验。针对传统监测手段受天气、地形及人为等因素影响较大的实际情况,公司分别与去年12月和今年7月在杭徽高速、杭宁高速、上三高速等路段的边坡上,应用了新型远程边坡智能系统。上三高速K286隐患边坡是该高速路段的重点监控对象,今年7月26日,在台风“烟花”登录期间,新型远程边坡智能系统对该边坡实行了24小时不间断远程监测,通过对深层位移、表面位移、应力等数据变化与雨量情况对应关系的分析,及时掌握该隐患边坡的风险情况,实现科学布控。

据了解,该监测系统由竖向3个断面和水平向2条测线组成立面网格单元,除布设高精度应力传感器、高精度位移传感器、一体化雨量监测仪等高精仪器外,还配备数据采集发送集成系统和太阳能供电系统,可不受外界恶劣环境影响,全天候同步接收、分析边坡检测数据,并形成检测及技术总结分析报告,为边坡应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考量。

3.jpg

司机利用自助发卡机“小手臂”自动取卡。

自动吐卡,道口通行亮新招

近日,一辆白色小轿车缓缓驶入杭徽高速玲珑收费站车道,司机李师傅按照语音提示,刚想趴出车窗取卡时,发卡机上的“小手臂”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支“小手臂”主动将通行卡送到了李师傅的车窗前,他只需伸手便可以轻松拿到通行卡,取卡时间从原来人工发卡的7秒缩短至3秒左右。“有了这个‘小手臂’,我再也不担心够不到卡,要下车去拿了。”李师傅开心得说。

今年3月以来,浙江沪杭甬高速联合恒生公司和设备厂家开展了自动发卡机应用测试,并于7月上旬在杭徽高速玲珑收费站试点上线全省首套“自动吐卡”式入口发卡机(以下简称:入口自动发卡机)。当车辆行驶至收费车道时,系统如监测到ETC车辆,则自动交易抬杆放行;如监测到MTC车辆,则通过自动发卡机吐卡。同时,针对车辆位置离发卡机较远,司机无法便捷取卡等情况,公司技术团队还在发卡机上加装了一个“小手臂”,通过“小手臂”将通行卡递至司机面前,有效提升司乘通行体验。据统计,该发卡机平均出卡速度在3秒以内,相比原速度6秒提速50%以上。入口自动发卡机的使用,替代了收费员94%的工作量,把收费员从亭内解放出来,进一步充实入口管控工作力量。

“智慧”不至于此,智鼎管家系统、隧道巡检机器人、行人闯入管控系统、新型抗风型防眩网……在浙江沪杭甬高速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实践中,涌现出越来越多新技术的身影和数字化的应用。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探索数字化运营管理手段,巩固完善数字化改革成果,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助力司乘美好出行。

运营维护  北京海德信达文化发展中心
通信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金融街(长安)中心E座  邮编 100043
声明:本网转载文章内容均来自于公开渠道,仅供交流学习,文章只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